来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发布时间:2018-09-11
近日,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龍門鎮黃木村委會委員、文書兼報賬員張本平,因挪用432.2萬元村集體資金用于個人營利性活動和借貸,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收繳違法所得。這起案件的成功查處源于群衆的一封舉報信件。
今年以來,綿陽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針對群衆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花樣翻新、日趨隱蔽,基層監督力量薄弱等問題,充分調動群衆力量,緊緊依靠群衆,織密反腐“天羅地網”。
暢通渠道,群衆反映問題更方便
近日,北川羌族自治縣擂鼓鎮迎來了一群陌生的面孔,他們天天走村入戶,聽取經濟、民生、幹部作風等具體情況及存在的突出問題。這些陌生面孔是市紀委監委參加蹲點調研的紀檢監察幹部。
“撲下身子、沈到一線,讓群衆反映問題更方便。”綿陽市紀委監委負責人介紹,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采取入戶走訪、定點接訪、重點約訪、帶案下訪等多種方式,讓紀檢監察幹部走到田間地頭,從群衆的“只言片語”中收集信訪舉報和問題線索。
除一線走訪外,綿陽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還在暢通監督舉報渠道上下功夫。
今年3月9日,梓潼縣一名網友通過“綿陽清風”微信公衆號舉報了一起公車私用問題。不到一周時間,縣紀委監委根據舉報查清問題,給予公車私用違紀黨員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並將處理情況反饋給該網友。
群衆在線上隨手拍,紀檢監察機關在線下隨時辦。綿陽市紀委監委負責人介紹,像這樣,群衆通過“互聯網+”舉報平台向市紀委監委反映問題的事例在該市已成常態。不僅如此,該市充分整合“互聯網+”、電話、來信、來訪等手段,構建多層次、多渠道、立體式的監督網。
嚴查快辦,對群衆反映問題絕不姑息
“要不是你們,我還不曉得我們的植被恢複補助款被吞了,真是太感謝了!”在北川縣桂溪鎮永利村違紀款清退會上,村民母廣計領到被截留的植被恢複補助款後喜笑顔開。
今年2月,北川縣紀委監委收到一封舉報信,信件字迹潦草,僅寥寥幾行字,但縣紀委監委並沒有因此忽視。僅用了15天,縣紀委監委根據該信件,查明永利村黨支部書記梅世剛截留227戶村民植被恢複補助款問題,給予梅世剛留黨察看二年處分,並追繳、清退補助款。
“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必須對群衆反映的問題嚴查快辦、絕不姑息。”綿陽市紀委監委負責人介紹,全市70%的信訪來自縣以下的基層,70%的信訪件涉及群衆具體利益。
爲確保信訪問題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綿陽市紀委監委推行群衆信訪舉報挂號督辦制度,嚴格按照“分級負責、歸口管理”原則,及時處置相關問題線索。此外,每月底對上月轉送至各級紀檢監察組織的信訪舉報件的辦理、答複情況進行梳理,對群衆信訪舉報逐件跟蹤,對初信初訪處置不當,壓信不查或謊報虛假辦理材料的嚴肅問責。
公開透明,激發群衆監督熱情
“關于村民反映姚某的違紀問題我們已查實,目前已給予其相應黨紀處分,在此感謝大家對寶林鎮黨風廉政建設的關心。”近日,在安州區寶林鎮通裕村“壩壩會”上,鎮紀委書記吳興玉正在向村民們面對面反饋處理結果。
爲激發群衆參與監督的熱情,綿陽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采取“壩壩會”等方式,對群衆反映的問題在一定範圍公開答複,實現通報信息和舉報信息雙向對流,有力回應群衆監督。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綿陽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趙成雲表示,將群衆關心、關注的問題及時向群衆公開,可以更好地讓群衆參與監督。
過去,遊仙區農村“三資”領域的“微腐敗”高發,很大程度與村務公示形式單一、知悉人數較少、外出務工人員無法及時了解村級事務有關。爲此,區紀委監委專門建立“清風遊仙”陽光監督平台。集體“三資”管理、惠民政策等內容被梳理爲簡明易懂的“幹貨”展示在監督平台上。每一條公開信息後面,均設置了一個“投訴”按鈕,群衆查詢時如果發現金額不對、條件不符、虛報冒領、重複發放、數據有誤等問題,抑或是發現其他侵害群衆利益的問題,可直接點擊進行快速投訴,5個工作日內便可得到核實答複。
越開放透明,就越激勵著紀檢監察幹部履職盡責。“感覺現在跟群衆更近了,支持更多了,動力也更足了。”遊仙區紀委監委一名工作人員表示。(費蓉)
(来源:http://csr.mos.gov.cn/content/2018-07/11/content_65039.htm)
中共黃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黃石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黃石市委大院 邮编:435003
东楚网·黃石新闻网技术支持